有幾週沒分享了,但我發現這段時間發生很多事,我擁有很多顧慮。回首這段時間,彷彿是一場內心的風暴,在靜默中醞釀,在壓抑中積累,直到某一刻,我終於明白了什麼叫做「為自己發聲」的重要性。
我現在這份新工作對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工作,因為它足以可以讓我擔負重擔,無須求人就靠自己的本事跟雙手去賺錢。這樣的獨立感讓我更能夠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,每一分薪水都是汗水的結晶,每一個成就都是努力的證明。然而,在這份珍惜中,我也逐漸發現了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:我們的人生其實仍有許多需要學會的課題,而我的課題,就是關於「發聲」這件事。
熟悉與陌生的界線
我發現自己有一個很明顯的行為模式:我只會在自己熟悉的人面前發聲,但對自己不熟悉的人面前,我卻不敢發聲。這個發現讓我開始反思,為什麼我們總是對親近的人毫無保留,卻對陌生人小心翼翼?是因為害怕被誤解嗎?還是因為擔心破壞既有的和諧?
在熟悉的人面前,我們覺得安全,覺得即使說錯話也會被原諒,即使表達得不夠完美也會被理解。但在不熟悉的人面前,我們彷彿戴上了一層面具,小心翼翼地揣摩著每一句話,生怕一個不慎就破壞了表面的和諧。
這種雙重標準其實反映了我們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。我們害怕被拒絕,害怕被批評,害怕自己的真實想法不被認同。於是,我們選擇了沉默,選擇了退讓,選擇了將自己的聲音藏在心底。
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
直到近期因為工作上,所負責的間數超量,給予自己極大的壓力與期許。每天早上醒來,腦海中浮現的不是新一天的期待,而是一串串待辦事項和責任清單。我告訴自己要堅持,要證明自己的能力,要不辜負他人的信任。但當我聽到他人說著「你的負責間數那麼多」時,才是壓垮駱駝最後一根稻草,引起我想要為自己勇敢發聲的想法。但那句話就像一記當頭棒喝,讓我清醒地認識到:如果我不為自己發聲,誰會為我發聲?如果我不保護自己的權益,誰會來保護?
內斂性格的雙面刃
老實說,我是一個非常內斂且又非常為他人著想的人。這樣的性格有它美好的一面,讓我更容易理解他人的難處,更願意付出和奉獻。但這樣的我其實也很容易吃虧,因為容易考慮太多,反而將自己喜歡的人事物都放在心上,久了就是一種壓抑,長久以來很不好。內斂的人往往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,我們善於觀察,善於思考,善於感受。但同時,我們也容易將情感積壓在心底,不善於表達,不敢於爭取。我們總是想著「算了,沒關係」,總是選擇退一步海闊天空,但卻忘了有時候,不退讓才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。
為他人著想是一種美德,但如果過度為他人著想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,那就變成了一種自我傷害。我們需要學會在關愛他人的同時,也要學會關愛自己;在為他人考慮的同時,也要為自己發聲。
不過呢~還好沒有壓抑太久的時間,我就學會懂得說出來,以一種「我是怎麼看待這件事以及我是如何為自己解決,不把問題丟給他人」的那種成熟感。我頓時覺得我真的成長不少~
這個轉變並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經過了內心長時間的掙扎和思考。我開始學會用更客觀的角度看待問題,不再將所有的責任都往自己身上攬,也不再害怕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。最重要的是,我學會了「成熟地表達」。這不是情緒化的宣洩,不是指責或抱怨,而是理性地分析問題,提出解決方案,承擔自己應有的責任,同時也為自己爭取應得的權益。
勇敢寫下的那封信
能夠用不帶情緒且心平氣和地寫出長篇的信,我發現即便面臨可能會失去這份工作的風險,我也要勇於說出自己的感受。這樣的我真心覺得來到這裡真的值了,學到自我坦承又可以承認自己仍有不足,甚至表達態度比任何事都來得可貴時,這一刻的我似乎活成我想要的樣子。
那封信的每一個字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,我不想讓情緒主導我的表達,而是希望用最真誠、最理性的方式來溝通。我承認自己的不足,也表達了自己的困難。
目標導向的人生哲學
我知道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並不容易,而我就是非常目標導向的人。我總是在思考做一件事的結果,那一個結果中的我是不是我喜歡的樣子,是我所嚮往的樣子呢~透過結果反推選擇,那麼選擇就更加有說服力,也就不會出現會做出讓自己後悔的選擇~這種思考方式讓我在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時,不會盲目地跟隨潮流或他人的建議,而是會問自己:「這個選擇會讓我成為什麼樣的人?那樣的人是我想要成為的嗎?」
每一個決定都是對未來自己的投資,每一次選擇都是在塑造明天的自己。當我用這樣的角度來看待「為自己發聲」這件事時,我發現這不僅僅是解決當下問題的方法,更是讓自己成長、讓自己活得更真實的必經之路。
事業夢想的萌芽
好消息是我近期萌生一個想法,其實擁有這個想法很久了。我覺得現在這份工作帶給我溫飽外,更能夠養得起我的原生家庭,可是我反思人在高壓的環境中,這份工作能做多久呢?我其實都一直默默規劃著自己的事業雛形,對的~說到這裡你猜的沒有錯,我想要做自己的事業。所以我透過很多不同體驗,真正去接觸來判斷自己的感受,喜歡呢?還是不喜歡呢?從結果反推那樣的我是不是我想要成為的人~
這個想法其實一直在我心中埋藏著,像一顆種子在等待合適的土壤和時機。現在的工作讓我有了經濟基礎,也讓我學會了為自己發聲,這些都為我未來的創業夢想奠定了基礎。
我開始思考,什麼樣的事業能讓我每天都充滿熱情?什麼樣的工作能讓我在多年後回頭看時,依然覺得值得和驕傲?
2025年的新方向
如今在今年2025年似乎找到一個方向,但這個方向我想要保留先不分享,畢竟,它需要時間沉澱~也需要耗費許多時間研究並學習,直到能轉換成我的一份專業事業,希望是可以帶給自己和周遭人感受美好和幸福的事業。其實真的不誇張我連工作室的名字早就想好~躺在那裡,可就是遲遲沒有決定好要往哪一個領域深入,最終終於找到了~找到方向的那一刻,就像是在黑暗中突然看見了光明。所有的迷茫和困惑都有了答案,所有的努力和等待都變得有意義。雖然現在還不能完全透露這個方向,但我知道這將是一個能夠結合我的興趣、專長和價值觀的事業。
我很想要分享~可低調的我可以分享過程,可最終會用什麼方式呈現就是我想帶給大家的驚喜!我很喜歡美好的事物,我也同時喜歡觀察美麗的事物,我更喜歡把自己打扮更加帥中帶有一點甜美~就如同我喜歡的偶像IU那樣。
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人類最純真的本能之一。當我們被美麗的事物感動時,當我們為精緻的細節驚嘆時,當我們因為和諧的色彩而心情愉悅時,我們其實是在與世界最美好的一面產生連結。我喜歡觀察生活中的美:一朵花的綻放,一道光的投射,一個微笑的瞬間。這些美好的瞬間提醒我,即使生活中有壓力和挑戰,但世界依然充滿了值得珍惜的美好。
成為真實的自己
我並不想特別成為誰~但我想成為我自己,捏成我自己想要的樣子。這或許是最難也是最重要的人生課題:如何在這個充滿標準和期待的世界中,依然保持自己的獨特性?如何在眾聲喧嘩中,依然聽見自己內心的聲音?成為自己,意味著要勇於接納自己的不完美,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,勇於追求自己的夢想。它不是一個終點,而是一個持續的過程,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、學習和成長。
回頭看這一路的成長,我發現「為自己勇敢說出自己的感受」不僅僅是一種表達方式,更是一種生活態度。它教會我們尊重自己的內心,保護自己的權益,也讓我們在與他人的互動中更加真實和坦誠。當我們學會為自己發聲時,我們就學會了愛自己;當我們學會愛自己時,我們就能更好地愛他人。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,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豐富和有意義。
未來的路還很長,還會有更多的挑戰和機遇等著我們。但我相信,只要我們保持這份勇氣,保持這份真實,就一定能夠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,成為那個我們內心深處最嚮往的自己。
讓我們都學會為自己勇敢發聲,因為每一個聲音都值得被聽見,每一份感受都值得被尊重,每一個夢想都值得被實現。
用好奇心享受學習;用熱情創造可能性
維雅生活&咻比狗心靈成長
喜歡這篇分享嗎? 我們還有下一篇等著你來探索~喜歡就來訂閱我們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