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書中看見世界,

也看見自己:

咻比狗的閱讀之旅

找到你的成長秘訣

2025年自我成長系列

· 自我成長

今天想與大家分享我的閱讀旅程,以及這段旅程如何塑造了現在的我。每當有人問我:「是什麼讓你成為今天的自己?」我總是毫不猶豫地回答:「是書,是那些陪伴我度過無數個寂靜夜晚的文字,以及藏在字裡行間的智慧。」

我與閱讀的初相遇

還記得學生時代的我,如同許多年輕人一樣,埋首於課本與考試之中,卻對學習的真正意義感到茫然。那時的閱讀對我而言不過是完成作業的工具,是應付考試的手段。我閱讀是因為必須,而非因為喜愛。直到大學畢業,踏入職場成為一名初出茅廬的社會新鮮人,生活的節奏驟然改變。不再有固定的課表和明確的目標,我擁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,卻也同時感受到一種難以言喻的空虛。工作之餘,我嘗試用各種娛樂活動填滿生活,卻發現它們只能提供短暫的歡愉,無法真正滿足我內心深處對意義的渴求。

轉捩點發生在一個平凡的週末。當時的我正經歷職場上的挫折,一位前輩送了我一本書——《內向心理學》,說:「看完後,你會對自己有不一樣的理解。」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,我開始閱讀。令我驚訝的是,書中描述的許多特質與困境,彷彿是在描述我自己。我第一次意識到,原來我的許多思考方式和行為模式,並非缺陷,而是內向者的獨特優勢。既然第一本書給了我如此大的啟發,我便開始尋找更多書籍。起初,我沿著心理學的脈絡,閱讀了《被討厭的勇氣》、《原子習慣》等書籍。每一本書都像是打開了一扇窗,讓我看到人類思維與行為的不同面向。

broken image

因此,對於剛開始培養閱讀習慣的朋友,我的建議是:從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開始,選擇能夠引起共鳴的書籍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,它能驅使我們主動探索,樂在其中。在閱讀習慣形成的初期階段,享受閱讀的樂趣比什麼都重要。

閱讀深度:將知識轉化為智慧的鍊金術

閱讀了一段時間後,我逐漸意識到,光是閱讀大量的書籍並不等同於擁有深刻的理解。我曾經驕傲地向朋友炫耀自己一年讀了幾十本書,卻在討論某本書的核心思想時語塞。這讓我反思:閱讀的價值並不在於囫圇吞棗地看了多少本書,而在於你能從書中真正體會到幾成的程度。從那時起,我開始調整閱讀策略。首先,我減少了每年閱讀的書目數量,但增加了對每本書的閱讀時間和思考深度。我開始做讀書筆記,不僅摘錄重要的段落,更重要的是寫下自己的思考和反思。我嘗試將書中的理念與自己的經驗相連結,思考如何將這些智慧應用到實際生活中。

其次,我開始重讀那些曾經給我帶來啟發的書籍。令我驚訝的是,即使是同一本書,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閱讀,竟能產生截然不同的理解和感悟。例如,我第一次讀《被討厭的勇氣》時,主要關注如何擺脫對他人評價的依賴;而三年後重讀時,我更加理解「課題分離」的深刻意義,以及如何在人際關係中保持真誠而不越界。

我認為,閱讀的深度,能夠幫助我們將知識內化為智慧,提升思考的層次。只有當我們真正理解並內化書中的智慧,它才能成為我們的一部分,影響我們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模式。

閱讀體驗:知識的種子在生活中發芽

閱讀的真正價值,不僅在於積累知識,更在於將這些知識轉化為個人體驗和成長。在我的閱讀旅程中,有三個方面的個人體驗特別深刻:

1. 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

通過閱讀不同領域、不同觀點的書籍,我逐漸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。我學會了不盲目接受「權威」的觀點,而是通過比較、分析、推理,形成自己的見解。這種能力在職場上尤為重要,它使我能夠在面對複雜問題時,提供獨特而有價值的解決方案。

2. 提升共情和溝通能力

文學作品,特別是小說和傳記,讓我得以走進不同角色的內心世界,體驗他們的喜怒哀樂。這種「代入式」的閱讀,極大地提升了我的共情能力,使我能夠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處境和感受。在人際交往和團隊合作中,這種能力幫助我建立了更深厚的連結和更有效的溝通。

3. 增強心理韌性

哲學和心理學書籍,幫助我構建了一套面對挫折和困境的思維框架。我學會了區分「可控」和「不可控」的因素,專注於前者而接受後者。這種心態使我在面對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挑戰時,能夠保持冷靜和客觀,不被情緒所左右。

閱讀習慣的培養與收穫

經過多年的實踐,我總結了一些培養閱讀習慣的心得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:

  1. 從興趣出發,逐步拓展:初期選擇與自己興趣相關的書籍,建立閱讀的正向回饋;隨後逐步拓展到需要思考的書籍,培養思考能力。
  2. 質量優於數量:寧可深入閱讀一本好書,也不要淺嚐輒止地閱讀十本書。真正的成長來自深度理解和內化。
  3. 結合實踐,活學活用:閱讀不是目的,而是手段。將書中的智慧應用到實際生活中,才能真正內化為自己的能力。
  4. 重讀經典,不斷反思:好書值得反復閱讀。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重讀經典,往往能獲得新的啟發和感悟。
  5. 建立知識體系:隨著閱讀量的增加,嘗試將不同領域的知識連結起來,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。這種連結和整合,往往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創意和洞見。

通過這些習慣的培養,我收穫了遠超預期的成長和提升:

  • 在職場上,我的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同事和上司的認可,促使我在短時間內獲得成長。
  • 在人際關係中,我學會了更好地理解和表達自己,也更能理解和尊重他人,建立了更健康、更深厚的連結。
  • 在個人成長方面,我擁有了更清晰的自我認知和更堅定的人生方向,能夠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保持內心的平靜和確定性。

看見世界,也看見自己

在這段閱讀的旅程中,我不僅從書中看見了更廣闊的世界,更重要的是,我也在書頁之間,更清晰地看見了那個獨一無二、不斷成長的自己。

書籍不僅是知識的載體,更是心靈的良藥,能夠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,給予我們指引與慰藉。正如那本改變了我人生的《內向心理學》所言,我們每個人都需要「掌握自己不一樣的優勢,形成自己的觀點」,同時也需要「設定界線與步調,展現自己的價值」。無論你現在是否擁有閱讀的習慣,我都誠摯地邀請你,給自己一個機會,開始一段屬於自己的閱讀旅程。從你感興趣的領域開始,享受閱讀的樂趣;然後,勇敢地挑戰一些需要思考的書籍,拓展你的知識邊界。更重要的是,用心體會書中的智慧,將其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。

相信我,當你真正用心投入閱讀的世界時,你會發現,那些看似靜默的文字,竟能在你的生命中激起如此深沉而持久的漣漪,引領你走向一個更廣闊、更豐盛的人生。就像那些潛藏在大腦深處的知識種子,在你未來的某一天,當你面臨特定的挑戰時,它們會突然發芽、茁壯,為你提供珍貴的智慧和力量。這,就是閱讀的奇妙之處,也是它對我們生命最深刻的饋贈。

用好奇心享受學習;用熱情創造可能性

維雅生活&咻比狗心靈成長

喜歡這篇分享嗎? 我們還有下一篇等著你來探索~喜歡就來訂閱我們:)